好老师的精彩

  • 2016年12月27日 09:30
  • 点击:[]

——读《我是这样做教师的》有感

读完这本书,掩卷而思,有很多想法和作者不谋而合,打开电脑想写点什么,正好看到弹出的新闻:天猫“双十一”交易额突破1200亿。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了,以互联网终端—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早已成为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中。互联网+的时代,各行各业或主动拥抱,或被动卷入其中,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有人视为洪水猛兽。今天的我们作为教育从业者,手机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大多数时候令人无可奈何,偶尔也会觉得还是有些利处的。

在这样的大潮中,做班主任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了,手机的魅力太大了,有时甚至觉得做班主任很累。但是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是永远年轻的事业,应该是幸福的。直到读了这本书以后,我才体会到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,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,教师的责任更为直接、更为集中地体现在班主任身上,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,更是班主任的幸福。

既然做班主任是幸福的,为什么老师们都不愿意做呢?因为丧失了幸福感,产生了厌倦感。厌倦感从何而生呢?主要源于两点:远离学生,拒绝变化。拒绝变化,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,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,或者说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,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,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,不愿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的老师,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,很容易束手无策。

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做幸福的班主任呢?现在想想答案是多重的,而良好的心态则是第一位的。只有沉下心来读书,才能磨砺出良好的心态。于是,为了让自己也能成为幸福的班主任,我总在夜深人静时,独坐灯下,慢慢的地研读教育书籍。当我捧读起《我是这样做老师的》,得以与魏书生老师进行心灵的对话时,心灵有了一次从未有过的震撼:作者以他的关爱、民主和尊重,让他的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。这正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诠释了师爱的含义。他那平凡而伟大的经历令人向往。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共鸣--“师爱多么沉甸甸而富有诗意的字眼!

在书中,魏书生老师字里行间的言语,魏老师行为的点滴,魏的言传身教,魏老师的每一个感人故事都足以让我感动和愧疚、自责,如同打翻的五味瓶,百感交集。

每次读书,我的内心便会触动于他与他学生之间感人肺腑的故事。做“好老师”,做好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。做好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”-----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,不断地超越自己。所以说,魏书生只有一个,没有人能成为第二个魏书生,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,即使成不了红花,也定能成为一片绿叶。

寻找做老师,班主任的幸福感,说起来很简单,但做起来却复杂。在没有读魏老师的书之前,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学生的。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,我爱每一位学生吗?我对学生的真的是无怨无悔吗?魏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:爱学生,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,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。爱学生,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,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。爱学生,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,而是博大的胸襟”“对学生的宽容。爱就是一份纯真,一份庄严,一份责任感,就是民主,就是平等,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,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。

魏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。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,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,又讲究有效的方法,引导集体的舆论。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,魏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,如:写每日九问,安排当班干部,对手竞争……“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,浮躁的心、生硬的态度,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。在他的努力下,学生真实地成长,慢慢地进步。在这个过程中,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,长此以往,良性循环,教育效果也越来越好。

书看完了,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: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;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;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,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;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,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

所以,读他学他,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做到评判与超越。对我而言,要向他学习的是寻找做老师,做班主任的幸福感,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,努力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。希望有一天,我也可以说:当老师,特别是当班主任,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!


上一条:为学生好也要讲究方式
下一条:旅管161的“Game of Thrones”

关闭